谈教大中文研究硕士被取消认可学位

——贪心不足,求仁得仁\n \n从下个学年起,教大的「中文研究(语文教育)文学硕士」项目(下文简称「中文研究硕士」)不获香港教育局认定为「认可主修语文科目」的课程(下文简称「认可课程」)。先将结论写在文前:这一变更本身【不会】影响该项目的未来毕业生【在内地】被留服认证属「中国语言文学」大类,从而也不会影响毕业生【在内地】考取相关教师编制。但是,【会】影响未来的毕业生【在香港】应征中文教师职位,往后这一硕士课程的毕业生将无法满足【在香港】从事中文教师的学历要求。\n \n——以下是笔者主观点评,仅代表个人看法——\n \n这一转变看在眼里,笔者只想用「贪心不足,求仁得仁」八个字作为评价,是教大主动「水硕化」、「向钱看」的必然结果。中文研究硕士由前几年开始,逐年以翻倍的数量扩收学生,24fall入学的一届学生已经达到三百多人,而25fall的招生数额会再增至约五百人。如此巨量的单一课程招生数额在所有香港的大学中都是少见的——作为对比,香港其它院校的中文类硕士课程普遍收生大致均处于每届50-100人这一区间内。现时可找到的公开资料显示,在下个学年,城大中文硕士包含三个分支的总计画收生人数只有150人(且只有主修「中国语言文学」的第一分支才是认可课程,实际每年取得认可学位的毕业生只会更少),与教大排名相近的岭南大学中文硕士收生更是仅有50人,连收生限制更宽松的私立大学,恒生大学,中文硕士收生也只有60人。这足以充分地证明,与本港其他大学相较,教大的中文研究硕士滥收情况非常严重,其每届收生人数远远超过其他大学的同专业硕士课程。考量到每招收一位学生,校方便可获得15万元的学费收入,中文研究硕士项目招收远超业界均数的学生的用意不难猜想。\n \n诚然,香港教育局对自资课程的收生数额并无限制,如果真是为了快速填补某一行业领域的人才匮乏,收生多些也无可厚非。只是,一间自称为是「香港教育的未来」的学校,在一个教育界认可课程的项目中却招收远超业界均数的学生,无疑是置学校利益于社会需求之上,亦缺乏对学生毕业后去向的充分考量。当教大中文研究课程以「语常会认可课程」及「教育学科全球12名」作为吸引学生报读的招牌时,却选择性地忽略了香港教育行业于近年及将来会将历经的严峻结构性转变、教职招聘正在步入寒冬的现实,其收生数额远超当前行业需求,带着留港任教之期许、冲着「教育金招牌」而报读本项目的学生将不得不面临毕业后的强烈落差感。\n \n(未完,视情况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