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即将来临。 连日来,直播间“低价协议”争议一再掀起。 从主播李佳琦被指“二选一”,到杨哥怒斥李佳琦“价格垄断”,再到大杨哥公司被曝有价格保证协议。
一时之间,隐藏在各大主播背后的“最低价格协议”被摆上台面,一场关于价格和法律的舆论风暴开始了。 一位业内人士向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前几年,主播们都会澄清‘最低价格协议’的内容,但现在他们可能会想办法避免这种表述,比如‘这个价格必须是品牌给予的最大折扣。' .”
对此,10月30日,杭州发布《直播电商行业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明确直播电商从业者不得要求商家签署“最低限价协议”。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告诉南都记者,这是地方层面发布的《指导意见》,不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 这或许不适用于其他地区,但可以为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低价争议
10月底,一名销售人员在微信朋友圈发帖称,李佳琪疑似“二选一”。 其表示,已收到品牌方海氏的律师函。 该品牌投诉称,由于平台上某海氏烤箱的价格低于李佳琪直播的价格,违反了他们与李佳琪签订的《水库价格协议》,要求巨额违约金。
随后,海氏发布声明称,并未与销售人员提及的渠道签署任何“底价协议”。
南都记者询问李佳琪运营商美芝(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芝公司”)相关负责人时,对方并未回应。
公司官网竞争合规公告称,“美佳严格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充分尊重商户的独立经营权利。”
不久前,美智公司的一位“90后”投资专员利用职务便利,为商家提供选品、直播调度等帮助,收取利益过百万。 他被判犯有作为非国家雇员受贿罪。 、职务侵占罪。
11月4日晚,该公司发布声明称,劳动合同已解除,招商及产品选型流程不存在绿色通道。
南都记者注意到,销售采购人员向李佳琪喊话的当天,电商主播大杨哥在“疯狂小杨哥”直播间愤怒批评李佳琪控价,“我们的价格低了很多”比李佳琦,那我们什么也卖不了。” 啊,他一个人就能做整个平台了。”
大阳哥说李佳琪控制物价。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杨哥愤怒批评李佳琪后不久,又被曝出“疯狂杨小哥”的直播间有保险合同,而且“违约时规定的赔偿金额为100万元。”
“疯狂小杨”所属公司合肥三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官网“供应链”栏目指出了“价格管控”的要求,即“对产品的价格进行管控”。全网同款产品,保证直播真正物超所值。”
一波浪潮尚未平息,另一波浪潮又兴起。
11月2日,网友发现辛巴的抖音账号被封禁。 据知情人士透露,“辛巴多次在抖音发布虚假信息,侮辱、谩骂他人,挑衅斗殴”。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此前的一次抖音直播中,辛巴曾表示,“我不在乎你的平台,也不在乎你的流量”。
辛巴的 TikTok 账户被禁止。
据悉,辛巴在此前的一次直播中,将一张原本售价2万多元的慕斯床垫卖到了4980元,给慕斯直播带来了价值超过10亿的货品,引起了众多慕斯线下经销商的不满。
账号被封的前一天,辛巴在抖音直播间愤怒地喊道:“你能不能别再惹我了?我辛宥志没有能力垄断一个行业。” “无论我卖多少,都与你们无关,我的顾客,如果你们不是你们的用户,慕斯床垫在31号之前是不允许下架的。”
一时间,围绕直播电商行业的舆论风暴正在展开。
垄断嫌疑
“底价协议肯定存在。” 11月4日,化妆品行业品牌经理李先生告诉南都记者,“以前几年都会明确写出来,但现在主播们可能会想办法避免这种表达。” “这个价格必须是品牌提供的最大折扣”,这和“底价协议”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如果品牌违反了‘最低价格协议’,主播可能不会跟品牌告上法庭,但他可能不会帮助品牌带货,或者以后可能不会合作。” 李先生认为,这种损失会对品牌产生负面影响。 实在难以忍受。
据悉,就在销售人员喊话李佳琪的第二天,某电商平台家电家具负责人在朋友圈发文称,“一些头部主播为了一己私利,剥夺消费者权益”。享受真正低价的权利。” ,我们要全网抵制‘低价协议’的霸道条款。”
主播与品牌签订的“底价协议”是否涉及违反反垄断法? 上海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丁茂忠告诉南都记者,这需要规范分析。 从《反垄断法》的认定标准来看,目前还不能给出明确的结论。
“垄断协议分为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横向垄断协议的前提是经营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主播与品牌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丁茂忠解释道。
他表示,纵向垄断协议主要看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是否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情况。 “这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规范性分析。比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前提是经营者必须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不能断定主播是否违反了反垄断法。” ”。
那么,什么是“选择一个”行为呢? 丁茂忠解释称,这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交易。 “首先,经营者必须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其次,经营者无正当理由限制交易对方只能与其或者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构成所谓‘二选一’。二'。 ”
对于李佳琪是否涉及“二选一”,丁茂中表示,这还需要根据具体因素进行规范分析。
前景
无论是“低价协议”还是“二选一”,其实都是主播之间争夺“最低价”的竞争。
主播是李佳琪。
化妆品行业品牌经理李先生认为,过度追求价格“最小化”对于品牌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主播把品牌的价格压到最低,品牌可能会同时思考如何降低生产成本,质量也会相对下降。而这对于企业的创新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他表示,企业不再注重产品升级。 相反,他们被迫寻找更便宜的生产方式,这实际上是企业发展的倒退。
表面上看,主播是通过要求商家签订“降价协议”来为消费者谋取利益。 事实上,“全网最低价”成为主播吸引消费者、推动直播间火爆的王牌。 不仅增加了主播的影响力,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增加他们的直播佣金。
主播带货利润的增加,也吞噬了品牌的发展空间。 从长远来看,行业无法持续健康发展,低价产品最终会消失,消费者将不得不为新的高价产品买单。
面对直播间随处可见的“最低价”,产品的价格由谁定?
丁茂忠介绍,直播定价并没有脱离法律框架。 《价格法》将定价分为两类:一类是市场自主定价,另一类是政府定价。 主播宣传销售的产品中,不属于政府指导价或定价范围的产品,均为市场调节价。
《价格法》规定,原则上不得进行亏本销售、哄抬物价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规定,必须保障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 买卖必须公平合理,价格必须明码标价。 不得通过促销先涨价后降价。
规范秩序
关于电商直播定价,相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规范市场发展。
10月30日,杭州发布《直播电商行业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
其中提到,直播电商从业者不得要求商家签署“最低限价协议”或者采取其他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协调行为,但依法不构成垄断协议的除外。
此外,关于法定价格内容,提醒直播电商从业者不得通过低价倾销、串通价格、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方式滥用自主定价权。
“此次发布的《指南》具有全国示范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告诉南都记者。
郑宁表示,“《指引》是对直播电商现有法规的整合,对直播电商如何建立赛前、赛中、赛后的合规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指导。”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个《指导意见》毕竟不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 郑宁认为,这是地方层面出台的《指导意见》,不一定能直接适用于其他地区,但可以对全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
《指导意见》的成效还有待观察。
她建议,从监管角度,要加大检查执法力度,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同时,还应鼓励消费者积极监督举报,合法维护自身权益。
从平台本身入手,直播电商平台必须加强人员和制度建设,提高合规管理水平。 从行业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
丁茂忠告诉南都记者,在直播电商行业的监管中,平台有责任对产品的推广进行管理。 “对于典型的违法违规行为,平台可以提出要求和一些倡导建议。”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
出品:南都即时
协调人:南都记者 向雪妮 魏娟明
采访及撰稿:南都记者彭雨馨、敖银雪、实习生付冰洁
▊南都君特选(点击下方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