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关键岗位的领导
一个合格的职场人,都应该做一名”关键岗位”追踪狂。一有关键岗位空缺,你就要第一时间询问,并伺机去追。
为什么?
关键岗位=价值所在。
在管理层眼里,这就是最值钱的那几个岗位。谁坐在那里,就等于操控了公司的命门。
于是,领导级别的重视,资源配置的倾斜,以及薪酬上的优厚,自然环绕在那几个关键岗位的周围。
所以,不管你如何努力工作,如果一直呆在边缘岗位,你的成长就会成指数下降。因为公司决不会把有限的资源,挥霍在非关键人才身上。
而你只有坐稳关键岗位,公司才有动力为你派专人支持、投放资源,助你一臂之力。所以,如果你还没坐上关键岗位,就要时刻追踪”最新空缺”情况。
并从三个方面入手:
其一,先在自己的业务线上抢关键岗,因为你已经熟门熟路,成功率最高;
其二,如果同业务线无空缺,就扩大视野,看看别的部门是否有机会;
其三,再无机会就临时离职,去公司外面打拼两年,等待转正后重新回来竞聘。
小柠檬上次换工作就是这样,资深业务自己部门被熬到水火不相投,索性
离职两年,重新转正后,步步为营,终于获得中层关键岗位一席之地。
02 能带来资源的伙伴
在单位里,什么资源最宝贵?当然是能给你带来现金收益的资源。
我们常说的资源,像项目经验、技能提升,都是金钱换来的。而金钱正是最终目标,也是公司评判你业绩的重要标准。
所以,你要特别重视身边的那些”能带来现金收益的伙伴关系”——
比如,业务员、销售员,他们能给你导入订单;比如,产品经理,他们能让你的产品卖个好价钱;比如,商务谈判的,他们能帮你签下重大项目。
维系这些伙伴关系,是为了达成共赢,延长双方的价值链,给自己导入更多现金收益。
不要去谄媚领导,也不要去拍马屁同事——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在维系能带来收益的同路人身上,未尝不是更明智的做法?
公司里很多捷径,都在业务、销售这些部门,务必与他们打好关系,让彼此形成良性循环:他们给你项目,你给他们好产品,最后赚钱的是大家。
03 重要决策者的秘书
去关注那些重要决策者的秘书。
领导的秘书,往往才是幕后操控公司整个节奏的人。
他们不仅掌管着上级活动时间安排,还负责对上级开会前汇总主要会议
资料。
这些看似枯燥无聊的工作,其实都是一门重要的大生意。
利用秘书这个独特地位,关系网就能遍及整个公司的上中下层。上至掌管事务的高层,下至负责事前工作的基层员工,一盘尽收囊中。
比如,在某公司连续亏损的那段日子,项目往往被拖延、资源不足,怨声载道。
我就是靠着跟高层秘书的好关系,提前拿到信息,赶在其他人之前
布局资源,抢占先机。
最终他们的项目拿到了充足的投放预算,而其他同事的项目仍在拖延中。
所以,不要小看了一个看似小小的秘书职位。只要维系好了这些人,获取高层重要信息、影响高层决策,都会变得轻而易举。
04 公司的权威人士
在公司里,一定会有些小有名气、颇有影响力的人,比如技术牛人、老员
工等等。
他们并不一定掌权,但权威地位却无可替代。维系他们的目的,并非立刻获取资源,而是为将来扎根奠定基础。
因为你今天能斗得过一个领导,却难斗过所有人。如果有人公开支持了你,替你做了伸冤,其他人自然就不敢小觑了。这就是权威的力量。
所以,你要积极与这些人交往。问好、打招呼,不断提升熟悉度。让他们对你有好感,了解你的为人。
即使彼此还不熟悉,将来至少也不会虎视眈眈、处处刁难。
这种事可以从小做起,比如公司组织运动会,主动去到他们的分队,多接触几次。从生活上互帮互助,培养友情。等到某天遇到事,他们自然就会选择理解支持你。
回想一下,好多人事上的不公,其实都是缘于资历太浅,连挺身而出的人都没有。
所以,积极向那些公司的权威人士示好,就是为了给自己在公司扎根,立足重地。说到底,没有人足够强大,所以才要时刻培养发展机会。
写在最后:
当你眼光只停留在单一的上级领导时,就会受制于人。唯有悄悄维系上面四大桥梁,我们才能不断渗透公司的各个角落,为将来有备无患。
三十而已,我们要学会与人斗,当然更要学会与人勾连,才能赢得职场胜局。
亲们辛苦了,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启发,欢迎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