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主播招聘

热议 | 博士入职高校,要注意哪些潜在的“坑”?

来源:主播人才网,直播人才网 时间:2024-04-13 02:53:58 作者:主播人才网,直播人才网 浏览量:

SHEN BO LUN WEN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在攻读博士学位后,许多人期望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指导学生,度过平静的日子。然而,一些单位的特殊条款却让一些博士毕业生感到陷入困境。这些问题涉及考核指标的加码、科研启动金的分批发放、口头承诺未兑现等。考虑到博士毕业后年龄已经不小,如果由于不合理的原因导致考核未通过,将在就业市场上更加被动。在求职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奇葩的条款、奇葩的合同以及潜在的坑,以下是通过各渠道整理出一些避坑指南,以便更多人能够避免这些困扰。
01
安家费的发放形式与时间
安家费实质上是由省市提供给高层次人才(例如博士)的住房补贴,学校在收到这笔款项后,一般会追加一定数额(尽管不追加也是可行的,因为一般来说不太敢扣留)。这个追加的部分就是你的安家费。
首先,需要了解安家费的发放时间。

目前一般安家费的发放有五种方式:

1) 入职后一次性发放;

2) 入职后按年度发放;

3) 入职后考核通过一次性发放;

4) 入职后按年度考核通过年度发放;

5) 入职后发放,考核不通过则追回。

入职后一次性发放是最为稳妥的,当然这里也有其他潜在问题,一些学校可能会在发放后的一段时间内设置追回规定,例如在一年内考核不通过就需要返还。因此,在选择入职后一次性发放的方式时,建议仔细研读学校的政策,以免未来出现追回的情况。
按年度发放需要注意的是,学校的预算是每年进行一次,今年承诺的资金并不能确保以后都能够拨付,所有按年度发放的方式都有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在学校领导或人事处领导更迭的情况下,这些政策是否会继续得以执行,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对于考核通过发放的方式,需要仔细阅读相关的考核文件。考核文件中存在歧义的地方请务必澄清,对于回答含糊不清的问题,建议按照最坏的情况进行预算。例如,项目等级认定、论文等级认定、期刊层次认定、奖励认定等。
此外,对于安家费的支取问题,同样需要注意如何进行。有些学校无需提交任何材料,可以直接支取,但需要自行纳税。还有一些学校需要提供购房合同、认购书、定金票据等,此时也不需要缴税。另外,还有一些学校则可以在无需提交任何材料、无需缴税的情况下直接支取。
最后,安家费的支取时间也需要留意,一般来说年底账上可能会比较紧张,因此在能够支取的时候最好尽早办理。
02
科研启动经费的注意事项
科研启动经费在一些学校可能是独立划拨的,而在其他学校则可能包含在安家费中一并提供。在处理科研启动经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了解科研启动经费是通过自行申请学校项目获取,还是在入职后就能够获得。对于需要申请学校项目才能获取的情况,务必了解项目的申请难度和立项成功的比例。
其次,需要详细了解学校对于这一项目经费的管理制度,包括是否是独立设立的经费。如果是独立设立的,一般而言可能存在一些潜在问题,例如使用时限等。
在处理科研启动经费时,还需要留意是否需要进行结题考核,以及结题的具体要求特别要关注考核不通过的后果,是撤销项目、追回未使用的经费,还是追回已经划拨的经费。
这一方面的细节非常关键,因为科研启动经费直接关系到个人后续的科研工作和发展。对于可能涉及到的考核,建议在正式接受这笔经费之前,充分了解学校的相关政策,以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之,科研启动经费是博士入职后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因此对于相关的规定和要求,需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
03
住房安排与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获得了安家费后,学校不再提供额外的住房。但在许多情况下,学校会为博士提供一些过渡性的保障住房,例如廉租房或公租房。有的学校可能会告知你可以免费居住几年,但需要特别注意如果超过规定期限,房租可能会大幅上涨。
在处理住房问题时,有几个方面需要格外关注。首先是了解超期居住的费用,因为有些学校在超期后可能会对房租进行高额收费。其次,需要详细了解水电和物业费的价格,以确保在入住后的居住成本可以事先考虑到。
除此之外,还需要询问一些细节问题,例如是否允许在墙上打孔、挂钩,以及是否可以养宠物等。这些看似细微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对居住体验产生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在住房问题上,除了要了解学校提供的具体政策外,还需要对超期费用等细节进行深入了解。确保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因为一些细小的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入住前,向学校相关部门咨询这些细节问题,对于顺利安家和舒适居住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为帮助大家解决论文写作发表难题,新芝学术多年来开展论文一对一定制化辅导,成功助力众多硕博研究生顺利毕业升学、拿奖评优和高校老师职称评审、职位晋升。

扫码添加顾问老师

免费咨询定制论文1对1辅导方案

04
聘期考核与年终绩效考核
在工作中,聘期考核和年终绩效考核是博士需要高度关注的重要环节。这里所指的考核并非安家费和启动经费的审核,而是特指博士在职期间的绩效评估,包括聘期末的考核以及每年的年终绩效考核。
在面对这些考核时,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提前了解。首先是考核成果的界定时间,即哪些工作和成果将被纳入考核范围。这可能涉及到项目等级认定、论文等级认定、期刊层次认定以及奖励认定等多个方面。了解这些具体标准将有助于博士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计划。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考核中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教师表彰、教师竞赛和学生竞赛等。在这方面,博士需要明确哪些奖项和项目会被认可,以及哪些可能不会被纳入考核范围。有些学校可能不认可学会颁发的奖项和项目,因此需要提前了解清楚,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关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考核的通过率。
总体而言,对于聘期考核和年终绩效考核,提前了解相关标准和要求,积极规划工作,将有助于博士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更为显著的职业成绩。
05
职称条件的细节
职称条件,看似一片晴空,实则暗藏重重坑洞,需要博士们谨慎行事。入职后,虽然享受副教授的待遇,但并不意味着你已经是副教授,而是需要通过评审和聘任程序。
首要任务是搞清楚,作为博士,是可以直接评聘为副教授,还是必须先评为讲师。这牵涉到成果和工作年限的问题,极其关键。对于工作年限,也要留心一些潜在的坑,参考相关信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在职称评审中,成果的认定可能与考核条件不完全一致,需仔细对比。同时,要了解是否存在必须满足的教学条款,核心教改项目的发表通常较为困难。另外,评副教授并不等于有资格参评,一些学校可能要求额外条件(如一区论文、国家级项目),务必确认是否具备这些条件。
当前趋势是评聘分离,成功评上副教授后,还需要通过聘任程序方可享受相应待遇。聘任条件也需仔细了解并阅读。特别是,学院副教授的聘任条件可能存在差异,不可忽视。
综上所述,深入了解职称评审和聘任的具体条件,避免掉入不必要的陷阱,对于博士在职业生涯的发展至关重要。
06
不容忽视的关键条件
有一些条件可能平时被忽视,但对博士刚入职后的工作和生活影响深远,务必引起足够重视:
首当其冲的是所在学院,这直接关系到你是否需要承担大量的课程、学生实习和竞赛工作。最好了解一下比你先入职的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量,以便提前有所准备。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点是,刚入职是否必须在行政岗位锻炼。这可能包括坐班、挂职、扶贫工作、班主任等职责。了解清楚这方面的情况,避免在工作初期遇到意外。
实验室的分配也是一个需要关切的问题尽管一般情况下并不太容易分到独立的实验室。同时,了解是否有固定的工作位置,是否需要坐班,以及是否会提供必要的工作设备,比如电脑等。
总体而言,高校引进博士是促进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但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潜在的坑有足够的警觉。通过更为谨慎的决策、更为精细化的管理,高校可以更好地规避风险,确保引进博士的顺利融入和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综合于网络,仅作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新芝学术论文一对一定制化辅导,由国内外知名院校经验丰富的资深导师(教授/博导、副教授/硕导、讲师/博士等),根据学员研究方向,结合选题意向或研究兴趣,量身定制个性化辅导方案和计划,快速提升学员学术研究和写作发表能力,帮助学员顺利完成论文及成功发表。

辅导优势

➤全学科覆盖:3000+名校专家导师,可覆盖99%专业,先试听再报名精准匹配导师。

➤1对1指导:同研究方向导师全程1对1跟踪指导,手把手指导选题、文献检索阅读、数据统计等细节过程,零基础也可以

➤直播教学:线上视频直播教学,高频互动交流提升,即时解决写作难题

➤产出保障:课后专属答疑和规划管理,辅导到论文定稿为止,打磨出一篇高质量论文并推荐投稿。

辅导流程

辅导需求→初步测评→匹配导师→安排1对1试听→满意进入正式辅导/不满意匹配合适导师→写作完成→论文投稿推荐→录用。

辅导项目

毕业论文;


➤CSSCI/北核/SSCI/A&HCI /SCI/EI期刊/Scopus期刊;

➤EI/CPCI/Scopus会议论文;国家级、省级期刊

辅导导师

     G教授 博导

研究方向:翻译学、词典学

国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在CSSCI、SSCI、A&HCI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L教授 博导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社会组织与公益慈善

主持国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50余篇被三大文摘等转载

      M教授 博导

研究方向:教育语言学,外语教师认识,外语教师发展,外语教育

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在SSCI和CSSCI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

      P教授 硕导

研究方向:民族学、民族社会学、文化人类学

核心期刊编辑;主持国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余项;在CSSC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S副教授 博导

研究方向:社会经济史、中共党史、民国史

主持国社科青年项目;在CSSCI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以上仅为部分师资,
可扫码了解其他同研究方向导师

扫码添加顾问老师

免费咨询定制论文1对1辅导方案

学员辅导案例

学员评价

点击关注 获取更多科研干货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版权所有 聚贤人力 皖ICP备20008326号-24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