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我们会经常遇见两个领导“踢皮球”的情况:
比如,你本来归部门副职管,你有某项工作跟他汇报,他却说你直接给部门正职汇报就行,可部门正职又说你直接找副职定,该怎么办?
体制内这种事儿比较多,往往就是事儿是历史遗留问题,或者上面派下来的难办事情,谁都不愿意管;
但领导之间是不直接过招儿的,所以来回踢皮球,只有你夹在中间的最难受,最后耽误了,领导把锅往你头上一扣,俩人儿一块儿骂你不推进。
职场上经常遇到“踢皮球”的事,一项工作如果职责分工不很清楚,就很可能造成科室之间、人员之间,相互推诿,扯来扯去,互不相让,都不愿干。“踢皮球”不仅影响工作开展,影响同事和谐,很让人伤脑筋;还会给领导不好印象,觉得就这么大点事,在那里推来推去,没有一点担当精神。但是,如果这“球”不踢,多干活儿多担责不说,还可能费力不讨好,形成“黄牛好使尽使黄牛”的局面。
那么,职场上如果“球”来了,踢不踢?怎么踢?这就真的像踢足球一样,还得讲究球艺,权衡利弊。这里桂小心教你五招,帮你化解难题,轻松“进球”。
一是看事情大小。如果遇到的事情并不是很大,就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要过于计较,免得为了一点点儿事,就在那里推来攘去,不仅影响同事感情,还给领导不好印象。这时你爽快地把活儿接下来,跟领导和同事说:“这事我干他干都一样,我们就不要计较了。”一下就显示出你的境界和风格。
二是看时间长短。如果遇到的事情周期长,或者是今后每月、或每年都要做的事,那就不要轻易地接担子。因为这已经不是一两件事,而是一项工作职责,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可能牵连出其他事来。这时你要建议从制度入手,具体分清工作职责,形成长效机制。如果事情比较急迫,你可以把眼下的事情做了,事后也要及时建议领导健全相关制度,划清工作边界。
三是看责任大小。如果遇到的事责任比较重,那就需要“大事讲原则”,最好先分清工作职责,否则就可能“多洗碗多打碗”、多干事的多担责。当然如果这本身就属于你的职责,就不要推三拉四的,勇敢地把责任扛起来;如果这工作与多个科室有关,那就把大家都拉进来,形成协作机制,一个人担负一点,肩上的责任也要轻松一些。
四是看领导态度。领导分派一项工作,除了按职能职责分工外,有时还要因人而异、用人所长。比如一个单位的“笔杆子”,不管他到哪个科室,材料都是追着他走的。你可以说这件事不该我管,是某某科室的职责,领导说:“那好,下次把你交流到那个科室去就行了。”并且每个科室、每个同志职责分工里最后都有一条:“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就凭这一条,你对任何事都无法脱离干系。所以,遇到一件事,重点看领导的意思,领导硬要你去办,你表明态度可以,但就别硬争了,争了也没用。
五是做好领导工作。遇到一件事,如果确实不属于你的职责,你也想把事情推出来,就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找出这件事的文件依据、传统由来,分工的合理性、兄弟单位的做法等,逐条列出你的理由,找分管领导做通工作,再找主要领导做通工作。做工作一定要早,谁早谁主动。
▼
加入会员,你将获得:
......
长按识别或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