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卡尔岑说过:所有行业都是表演行业。
职场,就是这样一个舞台。
越是大厂越是如此。
有人表演自己很专业,有人表演自己不专业。
有人表演自己很在乎,有人表演自己不在乎。
有人表演自己上面有人,有人表演自己上面没人……
表演的动机是危机感,是防人之心。
职场不是自己家,有老爸老妈天天做饭然后喂到你嘴边,你赌气不吃,他们还会抹眼泪。
再善良的人,进入职场后考虑问题也会首先从利益出发,保护自己的欲望将压倒其他所有传统意义的“善良”。
没有自我保护意识的人,傻乎乎的、憨憨的,或者说用高情商的说法,天真的、“学生气”的,理所当然会遭到竞争的淘汰。
进化出自我保护意识,是在职场站稳脚跟的基础,是参与办公室政·治·的敲门砖。
“政·治·”这个词,可能在某些人心中就是“油腻”的代名词,其实大谬不然。
传统文化对此的解读一直是“政者,正也”。从·政·,就是要正确做事,让各种事态进入正轨。
即便你业务能力不足,但如果能够深刻理解哪些工作对公司来说真正具有价值,也强过那些业务娴熟却缺乏判断能力的木头人。
这也是对“选择大于努力”的另一种解读。
但要具有那样深刻的理解和洞见,绝不是表面上那般云淡风轻。
人要在一次次观察、实践、判断中,不断打磨认知,构建、推翻、再构建、再推翻自己的价值模型,这是很难的。
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能觉醒,懵懵懂懂混到退休,可能也是一种无知的幸福吧。
-end-
更多精彩观念,欢迎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