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粉丝在后台留言,说自己刚入职一家互联网大厂,第一天就被主管diss了。
大概的情况是这样:校招生小李本科学历,成绩优秀,在面试时给主管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入职当天,HR把小李领到工位,介绍完就离开了。
这时,同组的一个同事好奇地问小李的学历,他如实回答说是本科。
谁知道,那个同事二话不说,直接对主管说:“就他这学历,不该只拿这点工资吗?”
小李一下子懵了,自己兢兢业业读完了本科,好不容易进了大厂,还没开始工作呢,怎么就被diss学历了?
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自己的主管也没有制止,好像还挺认同的样子。他甚至开始怀疑,公司是不是觉得自己要求的薪资太高了?
01
小李的遭遇,引发了很多职场人的共鸣。“学历歧视”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当它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那种怅然若失、百感交集的滋味,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时我被分到一个项目组,组里清一色的硕士、博士,学历最低的也是985高校毕业的。
某天开会,一个同事不知怎么就提到了我的学历问题。
他先是一脸惊讶地问我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得知是一个普通二本后,又自顾自地对其他人说:“原来是个本科生啊,怪不得进度总是跟不上。”
他的语气充满了不屑,言外之意仿佛我这个学历,根本配不上现在的岗位。更让我气愤的是,在座的领导们听到后也只是心照不宣地笑笑,丝毫没有为我说句公道话的意思。
那一刻,我感到自己被深深地伤害了。我不明白,难道我的努力和付出,都比不上一纸文凭吗?我没有名校光环,就活该受到差别对待?简历上的学校,就能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和天花板?
02
冷静下来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当时的心态。平心而论,学历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名校出身者在起跑线上确实占据一定优势。
但学历绝非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它既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上限,也不该成为评判员工的唯一标准。
正所谓“学历代表过去,能力决定未来”。
一个人的价值,不应由学校和文凭来定义,而应由他在职场上的实际表现来证明。
很多狭隘的HR和领导,往往只看重员工的背景和名气,而忽视了他们的潜力和热情。
这种唯学历论的做法,无疑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影响团队的凝聚力。
与其苛求员工的学历有多高,不如关注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多强。互联网行业瞬息万变,唯有持续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肯钻研、善思考、有行动力的90后,完全可以和名校高学历者一较高下,甚至后来居上。
03
当然,我并不是在鼓吹“学历无用论”,而是呼吁HR和领导们,在招聘和用人时要更加开放、更加全面地看待员工,给予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让能力成为评判的首要标准。
只有摒弃成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潜能,让员工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
同时,作为职场新人,我们也要学会更从容地面对“学历歧视”,把重心放在提升自己上。与其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不如静下心来,用实力去证明自己。
毕竟,再漂亮的学历,也比不上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业绩。只要肯拼、肯努力,一样能在职场上闯出一片天地。
最后,有句话送给所有正在职场打拼的小伙伴们:不要让任何人定义你的人生,你的未来由自己开创!
无论学历高低,只要坚定信念、脚踏实地,终会等到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以上是我的一点拙见,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是晨叔,一个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过来人,最喜欢跟年轻人唠嗑,聊聊工作中遇到的槽点和困惑。
今后也会常来这里跟大家分享职场干货,一起探讨职场之道。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