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场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论文”作者之争,居然引发了东方精选的舆论雪崩。
大森不愿透露所发生事件的细节。 相信大多数朋友已经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到了。 不知道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新闻。
大森不在中间,判断谁对谁错。 他只是想从投资人的角度分享MCN模式的商业本质。
MCN公司的核心是主播,难点在于如何管理主播。
公司的补偿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1、当主播人气不高,还在培育过程中时,MCN公司需要提供资源帮助其成长,这样MCN机构就会有很大的话语权。 主播愿意接受MCN公司提出的薪资方案。
2、当MCN公司造神成功,主播拥有成熟的个人IP能力时,MCN公司的收入大部分依赖于主播,头部主播将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双方的利益将会重新分配。
如果找不到双方都满意的分配方式,那么分离就是必然的方式。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包括卫念、李子柒; 辛巴、快手; 李佳琦和梅一。
近年来,随着MCN机构从探索阶段走向成熟阶段,投资逻辑已经彻底改变。 资本投资者不会对单一的超级IP感兴趣。 比如:微念和李子柒,作为曾经的资本宠儿,2021年微念刚刚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 本轮投资方包括字节跳动,老股东华兴新经济基金继续跟投。 微年6年内完成5轮融资。
为念与李子柒之战爆发后,字节跳动于2021年10月迅速启动退出程序,公司及子柒文化公司部分股权和资金被冻结。 唯念从未获得过新的融资。
没有李子柒的超级个人IP,微年公司就没有任何价值。 当然,微年后期的品牌孵化和供应链转型依然有效,但估值已今非昔比。
历史周期只会被推迟,但不可能永远缺席。 即使是拥有30年管理经验的东方精选大师俞敏洪也无法回避MCN模式的痛点。
MCN公司与网红的战争注定没有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