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翔安区教育局原计划公开招聘一批教师,结果因为报考人数太少,导致不符合招聘流程,取消了很多岗位的招聘,还有一些岗位减少了招聘名额。
不禁有网友感慨:“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现实吗?不给编就不愿意来了吗?”
说白了,编制就等于安稳。教师的那点工资自然是无法吸引大众前来报考的,唯一的好处就是他这么长时间以来,都姓铁。
其实,厦门是国内较早实行教师“员额制”改革的地区。
所谓员额制,即教师不再纳入编制,采用合同制管理。
参聘人员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险、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住房货币化补贴等方面均参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管理,按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同等标准执行。
此举意在打破铁饭碗,实现教师流动。
一家公司或者一位老板,要想破局突围,必须颠覆原有商业模式,重构新型模式!
同理,无论是教师退出机制还是教师招聘取消编制,甚至包括之前的教培机构事件,都只是说明一点,教育行业的转型和升级是必然趋势。
普通人能做啥啊,只能是去适应变革,积极应对。
非人力因素我们控制不了,他要裁我,可以有千万个理由,我的个性是不会去争辩的,争辩也没用,我回家便是了。
但是只要在这个岗位上一日,我觉得我们还有可以做的事情。
比如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再比如拓宽职业渠道,利用自身优势在合理合法范围内获取额外收入,编写教辅材料就是很多优秀老师正在干的事情。
我干不了,只是因为我不够优秀。所以更要提升自己。
还可以撰写教育专栏,打造个人IP,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同时要保持良好心态,注重心理健康,面对新变化,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机遇,好去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教育会永远都在。还是那句话,做好自己。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资本思维与新商业模式融合,处处都是你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