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是某直播平台的头部主播,主要在直播间聊天、唱歌。 因为他曾经翻唱过歌曲《舍不得》,所以吸引了很多粉丝。 据王介绍,这首歌在网上的播放量已达数亿次。
王先生,80后,来自东北,2011年进入互联网行业,早期只是和人打游戏语音聊天合作。 随后网络主播行业的兴起,让王某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当他用这些钱给母亲买房子时,完全无法理解的母亲震惊了。
网络直播行业的快速到来也颠覆了人们的认知。 以前的追星就是在银幕上或者文艺作品里追星。 他们距离很远,遥不可及。 直播时代,粉丝就是每天在直播间见面的网红粉丝。 他们与粉丝聊聊日常生活,同时营造偶像光环。
既有被包装成明星的距离,又有草根网红的脚踏实地的态度,王有自己的粉丝圈。 一位粉丝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王哥的粉丝各个年龄段,最大的已经50多岁了。
李和王都是90后,在同一个平台直播。 他说,他确实体验到了那种名人般的支持。
每年的平台盛典和粉丝见面会上,最大的光环当属顶级主播中的冠军。 为了获得这个奖项,主播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2019年,为了夺冠,李主播表示,“谁能帮我夺冠,我就把所有的奖励都还清”。 然而,真的是粉丝众筹让这些网络主播成为了冠军吗? 网友珊珊表示,这些年来,她总共奖励了李某几百块钱。 但她发现,有的粉丝仅仅一场直播就送出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礼物,导致粉丝从看主播转向看“大佬”。
如果算一下线上打赏的总额,粉丝买礼物的钱有一半被平台拿走,然后再扣税。 当主播提现时,奖励金额只剩下40%-50%。 %。 即使所有的钱都返还给打赏的粉丝,也会减少一半以上。
检察官朱启佳表示,没有一个普通人会用自己的血汗钱一晚上给上百万元的小费,更不会因为主播承诺“返还小费”,愿意损失一半的钱来支持。他们为了赢得冠军而努力。 。 这种现象是极其不合理的。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在接待上游犯罪投资人过程中发现,某集资诈骗案主犯向直播平台投资过亿。 这是一个不卖货的平台,也就是说这1亿多元的资金纯粹是打赏为主的娱乐活动。 如此反常的行为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 案件查处后,涉案四名主播获得赔偿超过6000万元,其中最高主播获得赔偿超过2000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参与提供账户、兑换现金、包庇、隐匿犯罪所得等七种犯罪活动(如图)的,将作为洗钱罪受到处罚。
犯罪嫌疑人到案后辩称,自己意识到上游是黑灰资金,涉嫌犯罪,但尚不清楚自己是否参与上述七类犯罪。 经审查发现,主犯中的两名主播多次到访上游集资诈骗团伙办公室,参加其年会,并在直播中宣传相关内容。 检察机关认为,这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知晓本案上游犯罪的内容。
检察机关在调查网络主播洗钱案后注意到,该平台对洗钱活动缺乏适当的预警。 检察机关认为,平台不能因为“打赏收益分成一半”而放弃监管,要求平台承担大额打赏监管责任,督促主播形成抵制洗钱的主观意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涉案的两名主播都是中学毕业后进入社会的。 他们跑过工地,端着菜,也曾经是普通工人。 网络直播的兴起,让能唱能聊的她们仿佛走在了潮流的最前沿,一路暴涨。 从公安机关的现场抓捕视频中不难发现,几名犯罪嫌疑人不仅住着豪华住宅,还开设了公司、拥有团队。 但这种热钱快钱短期内可能会见效,违法犯罪活动必须严惩。 查办首例网络主播洗钱案,正是要传递正能量,向好逸恶劳、好胜的犯罪活动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