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简称“中科院重庆研究院”)为中国科学院直属科研机构,现有员工近500人;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培养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培养点。2018年,依托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的科教资源,中国科学院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了国科大重庆学院,是新型科教创产融合发展联合体。 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瞄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在智能传感领域的重大需求,重点开展柔性电子器件、新型光电探测器件、智能感知系统等方面研究。中心拥有各学科专职科研人员50余人,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各类人才12人;近年来主持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技攻关计划等科研项目200余项,累计总经费近2亿元;拥有超净实验室和专用实验室2000多平米,各类仪器设备近1.2亿元,具备国内一流的微纳器件加工与表征、传感器件测试与性能评估实验平台;团队近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energy等领域知名期刊发展高水平论文200余篇,并与多个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根据工作需要,微纳中心面向海内外长期招聘优秀青年科研人才,热忱邀请有志之士加盟! 二、岗位要求 岗位研究方向: 1、柔性传感器的机理分析; 2、面向柔性电子器件的材料设计与制备; 3、高性能柔性传感器研制; 4、基于柔性传感器的智能感知系统研究。 招聘专业:力学、材料、化学、机械、柔性电子、仪器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计算机、工业工程等。 招聘岗位:副研究员、特别研究助理(博后)。 招聘人数:3人。 三、岗位待遇 1、副研究员 基本条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熟悉本领域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主持过国家、部委、地方及企事业重要项目/课题,在本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论文。 支持措施:提供较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根据预期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可匹配一定的科研启动经费;享受来院报到交通费用报销、带薪休假、年度体检、工作餐补助和工会福利等,提供单位园区或附近人才公寓居住。 2、特别研究助理 基本条件:具有博士学位(获取博士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具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及科研成果。 支持措施: (1)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的待遇为税前25-35万/年,享受五险一金及集体商业保险;其中,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部分缴存比例分别为12%; (2)符合相应条件者可申请“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项目获得者可获得院所两级资助共80万元,分2年下达);重庆市“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择优给予最高每人60万/2年经费资助; (3)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期满后,符合条件者可按程序聘为中央事业编制岗位;博士后出站聘至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可获得一次性10万元专项资助;特别优秀者可申请中科院人才计划,按照高层次人才相关政策引进并给予相应的经费配套支持和住房保障; (4)在站博士后可申请重庆市两江新区三年内每年10万元的生活补贴以及三年共10万元的安家补贴; (5)博士后人员出站留院,可申请地方专项科研启动经费15万/3年以及3年内每年1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 (6)享受来院报到交通费用报销、带薪休假、年度体检、工作餐补助和工会福利等,提供单位园区或附近人才公寓居住。 四、合作导师 杨俊,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微纳传感器件与智能感知技术,包括柔性传感、光电探测、柔性分布式传感系统、穿戴式设备及运动医学智能感知技术。围绕微纳传感与智能感知技术,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省部级、华为公司等项目,在研经费1000余万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nano energy、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3篇,一区封面论文4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23,第一完成人)、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1,第三完成人)等科技奖励9项;入选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2022)、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20)、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骨干(2022)等省部级人才计划。 五、联系方式 杨老师:15102390406(微信同号),jyang@cigit.ac.cn 重庆市北碚区方正大道26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