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妈,救救我吧!”
“干妈,我今天生日一定要来!”
“干妈……”
面对甜言蜜语
上海71岁的毛奶奶
逐渐陷入主播的陷阱
她今天在线下购买了直播设备
明天送劳力士手表
甚至每隔三天就到直播间“应援”他。
直到我突然醒来
她攒下70万余元看病
已被锚完全掏空
买装备,买手表
线下被骗超20万
据家人介绍,毛奶奶身体不好,患有脑萎缩、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2022年9月底,在家休息的毛奶奶正在浏览手机,无意间看到了直播平台向她“推荐”的一位名叫“三老表879收徒”的主播。 对方自称是“流浪歌手”。 翻唱各种现代流行歌曲。
在主播发布的多个视频中,可以看到他穿着西装,拿着麦克风,在广场上唱歌,同时与周围的老人互动。
由于这位主播老歌、流行歌曲都懂,而且对老人很热心,听他说自己从小就没有妈妈,毛奶奶渐渐产生了同情心。
于是,毛奶奶特地让家人从网上的公开信息中找到了对方的电话号码。 但他万万没想到,老人打开的却是“潘多拉魔盒”……
2022年10月1日,经过多次网上沟通,“三老表”主动邀请毛奶奶到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县见面。 第一次见面,“三老表”就直接提出借钱的要求。 他说,自己姓张,以后想做户外直播,但遇到经济困难,买不起价值10万元的设备。 他希望毛阿婆能够“支持”。 毛奶奶毫不怀疑他就在,立即从附近的银行取出了十万元现金,交给了对方。
期间,毛奶奶家人打电话询问情况,老人却只字不提借钱的事情。
2022年12月,“三老表”开车来到上海,“特意”请毛奶奶陪他买一块劳力士手表。 两人到店后,干儿子挑出了一块价值十万多元的金劳力士手表,并用甜言蜜语哄毛奶奶给他付钱。
老人固执无悔
在线奖励超过40万
毛奶奶渐渐沉迷于干儿子的直播间。 每天看手机到凌晨1点,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差……察觉到异状的家人打开老人的手机记录,发现毛奶奶只把这些钱用来买东西,直播间有奖励。 “虚拟货币”价值超过10万元。
面对家人苦口婆心的劝说,毛奶奶义正言辞地反驳道:“主播玩PK比粉丝买礼物花的钱还多,从小就没有妈妈,长大后在直播间被欺负。”起来,真是可怜,我只当做一件好事……”
被甜言蜜语哄着的毛奶奶对家人的话置若罔闻,“三老表哥”更是雪上加霜。 毛奶奶家人出示的一份“明细清单”显示,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毛奶奶共给予奖励46.5万元。 其中,单月奖励“最多”的是2022年10月,达到了12.98万元。 2023年8月,单月奖励也达到了4.27万元。
2023年初,毛奶奶做了心脏血管造影手术。 当年10月,她花光了所有积蓄,终于无力支付医药费,于是她向家人说了实情。
家人介入
部分金钱和物品已被追回
随后,毛奶奶一家要求“三老表”退还购买设备和名表的20万多元。 贴心的干儿子此刻变了模样,多次挂断电话。 直到家属表示将采取法律措施后,对方才心软,送来一份所谓的《和解协议》,并表示只会归还手表。 和2万元,其余的向平台索要。
在这份《和解协议》中,老人被列为“乙方”。 协议中注明“乙方赠送的劳力士手表与购买发票一并退回”、“甲方自愿赔偿乙方2万元,通过微信转账方式支付”。 目前,毛奶奶和家人已经签订协议,拿回了手表和部分钱。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康复”事件发生后,“三老表哥”仍然给毛奶奶打电话、发微信。 直到家人介入,他才放弃。
找个平台讨论解释
目前为止“没有消息”
毛奶奶的家人坦言,既然这46.5万多元确实是通过视频直播平台打赏的,就要向平台申诉。 然而,这条维权之路也十分艰难。
按照平台指示,毛家人竭尽全力提交相关信息,但截至发稿,仍“没有消息”。
记者了解情况后,他在不同时间多次拨打“三老表”的手机号码,但均无法接通。
据悉,像毛奶奶一样“痴迷不悔”的老人还有很多。 毛奶奶以前也加入过他的粉丝团。 这个大团体一共有82人。 每天早上都有人发来问候,转发直播视频。 去年四月左右解散了。 这个小团体被称为“家属团”,专门给他打赏的有十多个人。 的。
“三老表”回应:
失实
1月30日下午,@sanlaobiao879在线播放在社交平台回应称是毛奶奶主动赠送直播设备和劳力士手表,并多次暗示想和他谈恋爱,但他拒绝了。 此后,毛奶奶多次索要2万元至3万元不等的钱。
他还表示,自己曾多次在直播间叮嘱毛奶奶,量力而行,不要因为打赏而影响正常生活。 相反,她威胁说她拥有几处房产,并坚持要给予奖励。
视频中,他还展示了多笔汇款记录以及劳力士手表被退回的视频。
不过,截至发稿,该视频已被删除。
律师回应:
奖励金额需全额返还
上海善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秦玉斌认为,网上“打赏”本质上是一种送礼行为。 如果这种行为的实施者是老年人,那么奖励的数额就严重超出了他们的实际能力。 若影响其正常生活,应全额返还奖励金额。
另外,对于线下购买劳力士和所谓直播设备产生的20万多元,对方虽然有所谓的《和解协议》,但按照公序良俗也应该是无效的。 。
此外,秦玉斌还指出,对于老年人的小费行为,视频网站应有“禁止未成年人小费”等明确提示和规则,保护老年人群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综合:上海新闻广播、新民晚报、@新浪新闻、当事人社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