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不时会跟人聊起一个现象:现在的职场新人学历越来越高,比如我们公司现在录用应届生通常只录取“双一流”或QS排名前300学校的毕业生,但是这些人的水平却越来越低,一些“双一流”毕业生表现出来的通用能力——比如思考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甚至不如10年前的二本毕业生。
我在分析这种现象时常说的一句话是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至少有一半本来没有机会上大学。这是我基于直觉的一种说法,但是后来我有机会用数据证明了这个说法。
2022年中旬,我得到了一个人口数据库。虽然这个数据库只是个抽样数据库,但由于其抽样的随机性、代表性较好,其表现出来的趋势是有参考价值的。所以我用这个数据库进行了一些关于人口结构的分析,其中之一就是每年新出生人口的数量。
从新增人口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1987年到1990年是中国新增人口的高峰。从1990年起,每年的新增人口数量就呈现出下降趋势。2005年的新增人口数量只有1990年新增人口数量的27.66%。如果按照人口趋势来看,如果高等教育录取率保持不变,那么从2008年(1990+18)起,中国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应该开始减少。
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高等教育的录取人数并没有呈现出这种走势。
可以看出来,普通本(专)科招生数在2008年后仍然持续增加,从2008年的607.7万增加到了2021年的1001.3万。
将1990年作为“新出生人口数”的趋势起点(蓝色),将2008年作为“普通本(专)科招生数”的趋势起点(红色),对两者的趋势进行对比,两条线之间的区域就是大学“扩招”放水的幅度。可以看出来,这个“洪泛区”越来越大,意味着大学录取放水的力度越来越大。
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现在的职场新人学历越来越高,水平却越来越差,因为他们确实越来越“水”了,statistically。